为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本学期教学工作安排,学校于11月9日——11月24日开展了本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工作,检查以二级学院(部)自查为主,学校检查组审查材料为辅。现就检查情况总结如下:
学校成立了以廖俊杰副校长为组长的期中教学检查组,落实期中教学检查任务,由教务处牵头,联合教学督导室对全校12个教学单位开展了分组现场教学检查。
各二级学院(部)能够按照学校统一工作部署,成立教学部门自查工作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检查方案,认真组织本部门师生检查开学以来的各项教学工作开展情况,提交各项教学记录和教学资料备查。大部分二级教学单位通过期中教学检查发现问题,并进行分析研究,及时讨论并提出有效整改措施。
全校12个教学单位均形成并提交了《期中教学检查自查总结报告》、《期中教学检查自查情况表》,本学期各二级学院(部)教学工作开展有序,在授课时间短,教学任务重的情况下,对听评课工作、教研室活动、实习备案工作、学风教风建设以及专业建设、课程思政等工作均进行了有效推进,保证了学校各项教学工作顺利完成。检查过程中共收集51条问题,涉及到学校8个行政部门,已发送到各部门进行答复和反馈。
本学期在教务处指导下,各二级学院在教学时间紧迫、集团化办学延伸管理以及新教务系统上线使用等困难情况下,积极配合学校各项工作要求,严谨有序地推进各项教务管理工作的同时,也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开展了具有特色的工作,加强了对日常管理的规范和制度制定,取得了较好的管理效果。
1、二级学院建章立制推动教风学风建设。
本学期教务处对学风教风建设、课堂教学秩序管理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各二级学院本学期高度重视学风和教风建设,加大日常管理力度,严肃课堂教学的严谨性和规范性,有效促进了学风、教风的改善。部分二级学院在校级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出台二级学院的管理制度和机制,取得显著效果。
应用外语学院建立学生干部考勤督察机制,保证课程考勤的落实。根据专业特点设置了晨读奖励制度,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风建设;
财贸学院针对三校生班、澳财班学生学风相对较差的情况,组织多方联动学生管理协调会,结合教学和学生管理情况,制定专项管理办法及学业预警办法,有效改善了三校生班、澳财班学风状况。
机电技术学院制定了《机电技术学院教学管理制度》,用更加清晰明确的条款约束教师和学生的课堂行为;
马克思主义学院制定了《马克思主义学院课堂管理专项整治方案》,课堂管理收到了良好效果。同时针对课堂管理有困难的老师,进行了结对子帮扶。让课堂管理有经验的、优秀的老师指导帮助课堂管理有困难的老师。
汽车技术学院制定了《汽车技术学院教学巡查制度》并对实验实训安全管理制度和实验操作规程进行了整理汇编。
体育部严查出席率和课堂着装,对不穿运动服、不穿运动鞋、披头散发的学生批评教育。同时让体育委员参与到管理来,建立学生反馈制度,确定每周四为反馈日,由二级学院学风建设小组成员接待学生,对问题进行反馈和解决。
2、逐步形成了二级学院主导推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局面。
教学管理工作放管服一直是教务处努力推进的工作。通过教务处和二级学院的共同努力,逐步形成了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由二级学院主导完成,教务处做全局把控的方式。例如各二级学院均形成了院级教学日常检查机制,主动对课堂教学进行检查和监控;本学期的教研室活动开展与管理、听评课管理等,各二级学院在教务处指导下基本完成了自主管理,并积极配合教务处听评课平台的试用工作。在集团化办学、疫情影响的因素下,全校二级学院日常教学管理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开展。
3、二级学院加大实训室管理力度,实训室管理水平有所提升。
根据学校对专业实训室建设和管理提出的要求,各二级学院在本学期围绕实训室规范管理开展了富有特色的工作。
比如艺术设计学院今年开始对实训室和工作室进行整体资源库规划与建设。将“实训场地使用日常规定及注意事项”“消防、用电安全使用规范及注意事项”等内容做成线上资源库,深入浅出地传达给学生,学生通过自行学习并通过考核后才能进入实验室;“专业设备安全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的详解也制作成视频素材,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深入学习和了解设备安全操作的相关流程以及注意事项;
财贸学院针对实训室管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向学生发出《实训室无饮食倡议书》,倡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带饮食进入实训室,对优化学生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教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信息技术学院实训室人员组织专业老师和学生参与拍摄制作了通信专业实训室宣传视频,并在学院内其他专业推广。
4、有待加强的工作及面临的主要困难。
1、继续重视学风和教风建设,强化日常教学检查和听评课制度的落实,切实提高我校课堂教学质量。加强学风教风建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贵在持之以恒。期末临近,教务处和二级教学部门应坚持日常教学检查和通报,保证教学各环节不出现懈怠,以有效保证各项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听评课制度的有效执行。
2、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部分二级学院因师资不足存在教师超负荷工作的状况;另外部分教师缺乏企业经验,知识结构和教学经验还不丰富,授课缺乏吸引力;部分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待提高,与学生的互动沟通方法欠妥当。需要二级学院能够有组织地开展听评课活动,提高师资的整体水平。
3、学校推行集团化办学后,二级学院和教务处在琶洲校区和南海校区南区目前实行延伸管理,导致部分必须进行现场管理的工作开展滞后,给二级学院的正常教学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4、随着线上开展教学管理的业务增加,二级学院管理人员对教师的各类申请的线上审批增多。二级学院需增强层级管理意识,对原因不明、不当的申请予以确认后方可审批。
教务处
2020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