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专业教学资源库申报指南
一、指导思想
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以下简称资源库)主要面向我省高职院校专业布点多、学生数量大、行业企业需求迫切并且国家和省尚未立项建设的高职教育专业领域,组建一流团队、汇聚一流资源、提供一流服务,为全省高职院校相同(相近)专业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实施提供范例和优质教学资源。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提升教学信息化水平,带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变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探索基于资源库应用的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机制;为社会学习者提供服务,增强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为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条件和保障。
二、功能定位
资源库定位于“能学、辅教”。“能学”指有学习意愿并具备基本学习条件的学生、教师和社会学习者,均可以通过登录资源库,自主选择进行系统化、个性化的学习,实现学习目标。“辅教”指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教授对象和教学要求,利用资源库灵活组织教学内容、辅助教学实施,实现教学目标。
三、应用要求
资源库要求使用便捷、应用有效、共建共享。“使用便捷”指时时处处可用,学习、组课方便,相比传统教学资源获取快捷;“应用有效”指资源形式和组织表现能够充分体现数字资源的优势并适合信息化教学的需要,参建院校能够将资源库使用融入专业教学全过程并吸引更多学校使用;“共建共享”指在资源库建设和应用过程中,使用院校能够以共建共享联盟的形式探索基于课程的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机制,探索基于用户画像的资源奖励机制和学习使用激励机制等,促进优质资源的集聚、推广与应用。
四、建设思路
资源库遵循“一体化设计、结构化课程、颗粒化资源”的建构逻辑。其中,“一体化设计”是前提,资源库建设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结合专业特点,统筹资源建设、平台设计以及共建共享机制的构建;“结构化课程”是重点,资源库提供的标准化课程要贯彻专业教学标准、覆盖专业核心课程、展现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成果、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满足网络学习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需要;“颗粒化资源”是基础,库内资源的最小单元须是独立的知识点或完整的表现素材,单体结构完整、属性标注全面,方便用户检索、学习和组课。
五、建设内容
(一)学习资源
1.基本资源。一般指涵盖专业教学标准规定内容、覆盖专业基本知识点和技能点,颗粒化程度较高、表现形式恰当,能够支撑标准化课程的资源。
2.拓展资源。一般指基本资源之外,针对产业发展需要和用户个性化需求,开发建设的特色性、前瞻性资源。
3.资源属性。库内资源应按照内容和性质全面详细标注属性,以便资源的检索和组织。资源形式规格应遵循行业通行的网络教育技术标准。鼓励按《中国标准关联标识符(ISLI)》标识资源。
4.资源类型。资源类型一般包括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和虚拟仿真类素材等。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提高库内视频类、动画类、虚拟仿真类资源的占比。视频类素材注重叙事性和完整性,以“微课程”为主要形式,用于讲解知识点或技能点;动画类素材注重逻辑规律运动的形象表达,将抽象微观黑箱的概念可视化,用于演示抽象概念、复杂结构、复杂运动等;虚拟仿真类素材注重现场感和体验,主要用于展现“看不见、进不去、动不得、难再现”等不能开展现场教学的场景环境过程。
5.分层建设。库内资源应包含素材、积件、模块和课程等不同层次。素材是最基础的、颗粒化的资源单体;积件是以知识点、技能点为单位,由多个内在关联的素材组合形成;模块以工作任务、技能训练项目等为单位,由多个知识点、技能点的积件组合形成;课程由多个工作任务、技能训练项目等组合形成,包括逻辑合理、内容完备、周期完整的标准化课程以及满足不同需要、用户自行搭建的个性化课程。
6.资源冗余。库内的素材、积件、模块应在数量和类型上超出标准化课程包含的内容,以更好支持用户自主搭建课程和拓展学习。
(二)支持服务
资源库内容还应包括但不限于:专业介绍、人才培养方案(包含教学文件)、职业标准、技术标准、培训项目、作业及测评系统、习题库(试题库)、企业案例、双师资源、就业与岗位、产品及文化展示、就业创业平台、企业网站链接,以及导学助学系统等。
六、运行平台
资源库运行平台须符合《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运行平台技术要求》(见附4-3),主动配合建设工作和运行监测,支持主流搜索引擎对资源的检索、向用户提供免费服务,不对库内资源设置使用权限和用于商业目的,并根据用户需求不断完善。
七、申报条件
申请建设的资源库应具备如下条件和基础:
(一)学校高度重视资源库建设,承诺负责项目建设资金的筹措和相应资源的配置等。
(二)项目所在专业代表全省乃至全国一流水平。优先支持省示范性专业(不含省示范性建设专业)、省重点专业(不含省培育专业)、省品牌专业(含一类和二类)。
(三)已立项在建或已完成建设的校级资源库,与已立项国家级和省级资源库的专业领域不重复或高度相近,运行平台满足规定的功能、技术、监测与管理要求。
(四)建设基础良好。资源库建设方案体现高水平的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改革成果;现有的在线资源丰富、初具规模,类型多样、分布合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过程记录、教学评价、自主学习、测评考试等功能完备。已建成的以专业核心课为主的标准化课程不少于6门且有完整的线上教学周期,用于自主学习的典型工作任务或重点技能训练模块不少于10个;资源类型多样、布局合理,文本类和图形(图像)类资源数量占比小于50%,已被组课应用的资源占比不低于50%。
(五)建设团队优秀。团队成员应校企融合、分工明确、优势互补、执行力强,能够代表本专业领域全省乃至全国一流水平。优先支持2所(含)以上高职院校联合申报的项目。参与建设单位必须承担具体建设任务和应用任务。
(六)应用效果良好。注册用户分布合理,用户数不少于2000,用户深度使用且学习行为符合规律,其中参建院校相关专业的在籍教师和在校学生须实名注册;参与建设单位已将资源库应用于教学、培训和继续教育等方面。
(七)工作机制健全。资源建设标准和评价机制明确;建设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完备;绩效目标设定能够清晰反映资源库预期的产出和效果,绩效指标有依据(或参考标准),符合“指向明确、细化量化、合理可行、相应匹配”的要求;预算按照功能和经济分类编制,符合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要求,第一主持单位项目管理、预算管理、绩效管理较为规范。经费投入、团队管理、资源审核、资源更新及共建共享机制能够保障资源库的持续建设与应用。
八、项目组织
(一)自主建设。支持具有专业优势的高职院校,根据教育部制定的资源库建设基本要求,汇聚不同代表性的学校和行业内有影响力的企业组建项目团队,围绕自身优势专业自主建设资源库。
(二)省级遴选。2018年,省教育厅拟遴选立项建设10个左右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省教育厅以专家评审结果为基础,统筹考虑专业布局,确定立项建设项目。立项建设项目,应满足以下所有条件:1.符合申报条件;2.网络评审分数原则上要求75分以上。网络评审指标,见附4-2:2018年省高职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评审指标。
(三)经费支持。项目建设所需资金按学校现有经费渠道筹措解决。在符合资金使用管理有关规定的前提下,有关高职院校可在中央财政、省财政下达本校的奖补资金中,安排资金用于专业资源库建设。
(四)验收监测。项目建设期为2年。建设期满后,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进行验收。验收未通过的,终止后续建设,取消省级资源库资格,减少学校国家、省质量工程等项目申报名额。
(五)持续更新。通过验收的资源库应继续探索和完善以用促建、共建共享、开放建设、动态更新的有效机制,保证每年新增和更新的资源比例不低于原有总量的10%。
九、其他事宜
(一)资源库主持单位负责组建项目团队、成立建设指导小组,集聚行业、企业及职业院校的专家参与建设。鼓励跨区域组建项目团队,选择与所建资源库专业领域相关的全国性行业和先进企业合作。主持单位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在资源库建设的理念、方法、技能、水平以及质量保障等方面加强对团队成员的指导与培训;参与建设单位要切实承担好建设应用任务,为资源库相关工作提供必要支持;相关建设院校要把资源库建设应用工作作为推进学校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抓手,在教师职称评聘、考核评价等方面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二)资源库牵头学校应建立健全资源审核编校机制,确保资源建设质量,并对库内资源的合法性、科学性、教育性、技术性、艺术性及知识产权负责。
(三)资源库属于职务作品,建设单位享有资源的著作权,并保证资源内容没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参与建设的个人对其原创完成的资源享有署名权。资源库验收后,升级改造产生的资源著作权由建设单位和个人协商确定。建设单位、参建人员、运行平台应商定和签署知识产权保障协议。
(四)申报材料清单及要求:1.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word电子版);2.申报汇总表(附4-1,纸质1份和word电子版);3.专业教学资源库申报书(附4-4,word电子版)。
附:4-1:2018年省高职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申报汇总表
4-2:2018年省高职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评审指标
4-3: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运行平台技术要求
4-4:2018年省高职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申报书